当前位置:首页>>中心日常工作>>中心动态 双击自动滚屏


北京大学杨煦生教授在四川大学举办学术讲座

2016/12/1 9:50:34      阅读3155次
 

        2016年11月12日晚,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特聘教授杨煦生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251会议室做了题为“‘科学’与‘学科’:关于知识体系和科学概念的分梳”的讲座。讲座由佘振华博士主持,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四川大学宗教所李裴教授以及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杨煦生教授首先追溯“科学”一词在西方的源头,“science”在拉丁语里就是“知识”,进入近代以后,受德语文化影响,指“知识体系”。接着,杨教授引用德语文化关于“科学”的两种定义,提出“科学”包含有古典科学规范(一种知识体系)跟现代科学规范(可测量、可检验、可重复)的不同意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相对规范。我们要思考:为什么“科学”会在近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超意识形态和超级价值?“科学”本来是中性的,结果变成一个很有杀伤力的形容词,一种社会存在一旦被视为“不科学”就等于没有意义和存在必要,比如有的人对“中医”等传统知识的看法便是如此。杨煦生教授提出不要让“科学”具有过多的价值色彩。由此,他切入中国古典知识体系,解说先秦“六家”之要旨,梳理本土知识的体系。最后,杨教授指出:科学实际上是所有知识的综合,学科是科学内在的必有的分点,知识分类应回归意义整体。

        杨煦生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对现代学科分类提出新的思考维度。讲座气氛热烈,互动不断,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