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心日常工作>>中心动态 双击自动滚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后论坛顺利召开

2018/11/13 20:34:56      阅读962次
 

20181110日、1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后论坛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濒临活态文献保护研究团队、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上海添工传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三江品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联合协办,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承办。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徐新建教授担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副秘书长李菲副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邱硕副研究员担任组委会委员。

11 10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多功能厅举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原教授对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政军、上海添工传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鲁、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田兆元先后致辞,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肯定学界和产业界联合举办本次论坛的重要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研讨正式开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五十余位专家、博士后、博士生,围绕“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与产业发展”“多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非遗前沿与理论探讨”“非遗时代的地方民俗传承”“都市发展与乡村振兴中非遗的活态传承”等五个议题展开研讨。在“多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议题中,李菲副教授担任评议人,从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出发,对发言涉及的羌、彝、苗、畲、壮、侗等民族的非遗研究进行了深入点评。此外,邱硕副研究员主持了“非遗前沿与理论探讨”议题的研讨,四川大学在站博士后陆晓芹、2016级博士生徐艺心、2017级博士生柳广文也参与了论坛研讨。柳广文的论文《媒介化社会语境中民俗文化的话语转向》与徐艺心的论文《珙县苗族古歌调查研究——兼谈古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孝金》还分获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论文二等奖、三等奖。

10日下午研讨结束后,举行了题为“‘后申遗’时代的非遗文创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圆桌对谈。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四川大学李祥林教授与上海添工传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鲁先生、四川三江品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言涛先生、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科科长邓世红先生参与了对谈,学术界、产业界、政界三方就“如何理解非遗产业化和怎样产业化”“是非遗文创还是借助非遗元素的文创”“非遗的校政企合作”等话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由田兆元教授做论坛总结发言,他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感谢,并从自身经历勉励大家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创产业研究。

10日晚,参会人员观看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第二届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节晚会和篝火晚会。11日,专家学者一行对北川民俗博物馆、北川羌族自治县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北川非遗中心、巴拿恰和神木羌寨进行了实地考察。

作为立足高校、服务地方的多学科智库,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并参与地方文化的现实发展,本次会议不仅加强了中心与省内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联系,也密切了中心与地方的交流合作。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