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心日常工作>>中心简报 双击自动滚屏


简报第3期: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罗中枢教授在中心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11/3 16:00:26    协同创新中心筹备组  阅读4342次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罗中枢教授

在中心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首先,该选题很有意义,是国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具体的题目还要相关专家和部门的论证,也需上级部门参考,以便最终选定一个国家最需要的题目。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国家拿巨额资金来做此事,表明此事一定是国家急需的。我们虽是学者,但也要站在习近平、李克强的位置上来想国家最需要什么。因此,选题既要有学理性,也要有很强的现实性。

其次,川大有很深学术的沉淀,一定要争取加入协同创新计划。这些年,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与国内外的外联工作,川大都已有相当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做起来。学校开始做协同创新项目,实际上始于去年。相比已动起来的许多学校,我们已经较晚。之所以着急,是因为我们必须去抢占高地。像川大这种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一两个平台肯定是不够的,文科应该多培育几个平台,再算上加入别人的平台,我们就不错了。但现实是,我们在这一块实际上拿不出多少东西来。比如,早些时候,重庆工商大学要和四川大学做“成渝经济区研究”,却没有具体操作。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校应该有四、五个这样的平台来培育项目。项目通常是学校自己先做,然后国家再认证,过程虽是颠倒的,但很重要。

这里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中心名称需仔细研究。中心的名字需要专家们专门论证。刚才曹院长说加“国家安全”,是可以的。我建议题目前面加上“中国”,变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民族向心力研究”。以前的题目中有“认同”,但“向心力”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结合在一起了。总之,要把标题先想好!这里有前车之鉴,我们的“西部边疆民族宗教”的题目,理事会和协同单位就有争议,现在都没有定。所以还要认真钻研。题目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要解释,要拿准。至于用“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倒是觉得文学与新闻学院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好。因为“文化遗产”的概念太宽泛,也有单位申报过。中央民族大学就用过类似题目,但报上去以后,大家觉得题目的聚焦不够,太宽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越来越重要了。我们的题目要和学科的特点相联系,和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相关联。“文化安全”加上去是可以的,但题目也不要太长。

第二,尽快确定参与单位并签订协议。参与单位不是越多越好。如同一块石头扔到水里面,有核心圈,有再大一点的圈,有更大一点的圈。参与的单位也是如此,核心圈协同成员有几个,然后才是支持单位。确定单位后,就拟定大致的协议内容,寄给他们,看其是否有加入的意向。如果有,就邀请这些单位和校内外相关专家到川大来开第一次研讨会,并签订正式协议。教育部确定的项目启动时间,就是协议签订的时间。比如,“西部边疆”项目虽然正式成立是12月,但因为签订协议的时间是5月,因此项目启动时间确定为5月。

第三,组织管理机构与学术委员会。签订协议后,就要在核心协同单位内组建一个管理机构,可以叫理事会,也可以叫其他名称。原来的管理模式,是你的单位管不了其他单位,但现在涉及诸多单位,需要这样一个机构来管理、协调、沟通。这个机构的制度相当于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另外,需要成立一个学术委员会。除了参加的成员,还要一些国内外人员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后的论证、评估、建设等都需要学术委员会,该项目的学术性也体现于此。

第四,搭建平台,组织队伍。到目前为止,我们边疆研究的协同中心平台还没有搭建完成,因为平台的搭建是顶层设计,需要问题的聚焦,不是随意想出来的。从已经申报成功的“中国南海”、“司法建设”这两个协同中心来看,它的问题就聚焦在国家需要上。它们既有学术积淀,又针对实在的国家所需,不是泛泛而谈。边疆研究已经有二十几个材料了,还要组织秘书班子,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国家需要的相关性来依次排序,构建相关平台。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先把这个平台申报下来,至于申报之后要做的工作,那是下一步的事情。所以,针对平台的建设,要写各种建议书,再提炼出几个平台来。一般来说,超过十个平台就太多了,专家评审时会觉得太泛。

关于队伍组建,需要的专家不仅仅有本校的,还有协同单位的专家,还需要有一些非协同单位的专家,比如国内外该领域内做得很好的专家。这个队伍组建,类似于985,邀请一些专家参加。

第五,问题导向,聚焦提炼。就是要撰写建议书,开始时的申报书。该申报书跟过去不同,不但要写做什么,还要把过去做了什么,已经取得的成果写上去。过去的成果不是从签字开始,而是过去多少年做了什么,涉及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研究上的成果。“2011协同创新中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制体制创新,机制放在了首位。你是怎样协同的,在申报时要写进材料。比如说我们提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以及“文化部”等等,我们如何协同它们,到时候专家就要考察这些做过的事情。

另外,该项目是一个科研项目,也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的创新培养项目。在此基础上,文科还要加上“决策咨询”,做成智库。这四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如果仅仅考虑到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就有一点偏。所以,申报材料里面要包括人才培养有哪些改革举措,比如说本硕博连读、创新班,以及与国外的联合培养等等。还要包括决策咨询,即为国家、为政府提供多少报告。因此它与以前争取科研项目不一样,以前提的是三位一体、核心创新能力,现在还有“决策咨询”这样一个栏目,特别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

我们马上要开展的项目,包括联络简报、要报、理事会的纪要等等,这些都要留下痕迹,在验收时都要检查,看是否真的在做,还是只是申报书上写了而已。很多学校围绕这个项目都在做这些事情。

第六,制定中心必要的规章制度。比如中心章程,其一,要体现项目是如何进行机制改革的,是怎样协同的,以及一些规矩;其二,经费怎么样管理;其三,人事怎么样管理;其四,成果和其他的一些资源怎么样共享。这些都需要协同单位签协议和盖章。除此之外,最后还要形成一个管理办法,内容包括中心章程的管理办法,经费上怎样筹措、管理、使用,人事上怎样聘任、管理、考核,资源怎样共享。就拿资源共享来说,你在单位写了一本书,协同单位要打你的牌子,两边可以共享,这就要以协议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过去我们往往都是一个单位申报,这次项目困难就在于有非常多行政单位、法人单位、主体。所以,这方面要有所创新,闯出一条新路来。

第七,要有比较强、比较活跃的秘书工作班子。我建议要组织一批年轻人,秘书工作班子可以由学院、学科办、社科处共同来组成。在学院的层面上,首先要和相关单位的学者联系上,然后学者再向他们学校提出来,学校肯定是支持的。有的事务需要社科处来协调,比如要通过社科处邀请其他学校,去同对方单位的社科处联系,开一些会,找校领导。学者也可以出面找校领导。我们学校去参加复旦大学、武汉大学这类学校的活动,需要社科处、校领导、学者这三方面出面去。所以,这里不仅涉及到专家学者,还涉及到很多部门的管理、单位的引导和一些沟通。有的单位学者说了同意,但有的单位领导从他个人情况来考虑就不那么积极。比如,“边疆研究”里的西藏大学,据说西藏大学管科研的副校长是北大的,他想自己再做一个这样的项目。所以我们邀请他来,他叫一个研究所的所长来,社科处来了一次,第二次就没有来了,校长也没来过。当时校长刚好在北京,同意找人代替他签字。我们学校也要有一个校长去西藏大学,教学科研就更加密切了,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所以,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要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我感觉这比我们过去搞基地、搞一个重大的项目复杂多了,复杂主要在于单位间的协调。

至于经费,社科处写了报告给学校,校长工作报表里也有这方面的建议和培育基金。但是目前为止,有的项目做了半年多都没有钱。我手里没有掌握到一分钱来做这个事情。每个学校都有培育经费,有的学校还很多,一下子出手就是几百万,可能文科的一个项目就是几百万。我们现在没有这个经费,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学者,我们要有一份责任、担当。不管有没有经费,我们先做起来,做起来以后总有经费来支持。我们即使没有申请上,也是相关协调单位的中心,我们还能以这个中心的名义去争取国际、国内其他一些相关基金,而且学校也会在空间、资源、人员、经费这些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

我们学校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太少了,我们应该更多研究国家急需的问题,然后集成相关的研究力量,采取新的机制来组合我们的团队联合攻关,来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咨询能力。我们学校很需要这样的五六个平台,它们有相对固定的空间,有一支稳定的队伍,同时又有比较专业的研究方向。我想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的面貌还会在今天的基础上有大的提高。这个平台、这个中心既有学术上的意义,又有应用上的意义,我非常支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做起来!至于指导委员会,是我进来,还是其他一些人进来,比如分管文科的领导,可以看情况再定。文新学院应该尽快地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占住。比如说边疆中心,因为我们很早就做了,很多想做的学校就没办法。像云南大学的边疆研究是国家重点学科,有博士点,力量很强。他们校长和学术带头人都很重视,一起研究这个平台如何建,从哪方面出力。长江学者周平来了,然后回去和学校很多机构一起开会。实际上,如果我们学校不做这个事情,云南大学就要把这个旗子举起来,一举起来我们就再插不进去脚了,那就比较麻烦。但他们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加入。所以要抢先,尽快把这个中心组建起来。

目前最要紧的是联系学者,开始筛选,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多了就很难协调。比较核心的先选几个,把协议写好寄给他们,先让他们盖章同意。下一步再考虑学校的支持,可以通过谢校长等把对方领导请过来一起召开会议。

我就提这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我真心希望做这个平台,因为它很有竞争力。特别是成都连续开了几次非遗的会议,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关键是要赶紧做,招一批年轻人,组成一个工作班子来做,把社科处、学科办也联系起来一起来做。争取在明年就报这个项目,这是完全可能的。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3711

 

 

 


[相关信息]
  简报第64期: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召开领导专题会议部署2011中心工作(2015/3/17 12:06:56)[4976]
  简报第43期:中心挂牌仪式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2014/11/8 17:02:57)[5091]
  简报第39期:“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平台共建会议召开(2014/11/8 12:21:28)[5008]
  简报第23期: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11/7 9:14:49)[4998]
  简报第22期: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纪要(2014/11/7 9:09:49)[5413]
  简报第21期: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简讯(2014/11/7 9:02:48)[4876]
  简报第20期:中心理事会预备会议纪要(2014/11/7 8:58:46)[5273]
  中心协作联络工作计划(2014/11/6 17:02:54)[7811]
  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简介(2014/11/6 16:56:44)[8988]
  简报第17期:中心第七次筹备会议纪要(2014/11/6 10:00:10)[4977]
[更多... ]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