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心日常工作>>中心动态 双击自动滚屏


马克·本德尔演讲: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在美国的翻译

2014/11/4 10:08:21    协同创新中心  阅读4595次
 

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马克·本德尔演讲——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在美国的翻译”

2014526日晚,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主办专场国际学术交流,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马克·本德尔(Mark Bender)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在美国的翻译”演讲。活动由西南民大外语学院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组织,中心主任黄丽教授主持。

马克·本德尔教授是西方著名的中国文学专家之一,在向外推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和促进中西交流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自80年代初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以来,彝族叙事长诗《赛玻嫫》、《梅葛》、《甘嫫阿妞》,以及《苗族史诗》、《达斡尔族民间故事选》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先后在他笔下被译成英文并出版。

此次讲座,是继民间口头文学翻译后,马克·本德尔教授在译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上的经验总结。讲座伊始,马克·本德尔教授以阿库乌雾母语创作和“第二母语”文学理论为起点,谈到海外学者对当代四川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特别是对凉山彝族作家群的关注,随之引出诗歌翻译问题。他认为,理解文化和翻译行为密切相关,少数民族诗歌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而是要将诗人情怀、民族内涵和诗意境界都完美准确地传达出来,要植根于本土文化语境。为此,他和他的团队多次深入凉山田野作业,了解彝族传统文化和彝族人民生活。通过理解和交流,翻译时处理语言细节便得心应手:比如对阿库乌雾“支格阿龙招魂诗”中“Ola”的翻译,除将原诗的语音表征照搬到译文中,又特别添加了“come back 说明词语内涵。这种处理实现了作者、译者、读者的三方满意。于此,马克·本德尔教授提到读者接受问题,即翻译中要注意美国人的阅读期待。这方面他和翻译团队做得也比较成功,由是才有今天阿库乌雾英语诗歌在美国的流传。

 

 

 


[相关信息]
  罗庆春教授赴东京出席“姓名与族性:东亚中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3/16 18:21:57)[4631]
  简报第58期:“英语世界的彝族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2015/3/16 16:14:23)[4431]
  简报第48期:日本国际学术大会罗庆春讲座(2015/3/16 15:37:13)[4486]
  “英语世界的彝族文化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成都举行(2015/2/3 11:24:27)[4705]
  简报第42期:“中国道教文化源”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洪雅召开(2014/11/8 16:58:34)[438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行”(2014/11/7 9:33:49)[4638]
  “中国道教文化源”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洪雅召开(2014/11/4 20:00:13)[450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朱煜杰博士演讲:“文化遗产:从神话到运动”(2014/11/4 19:40:35)[5288]
[更多... ]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