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心日常工作>>中心简报 双击自动滚屏


简报第39期:“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平台共建会议召开

2014/11/8 12:21:28      阅读4950次
 


与会人员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合影,背景为协同创新中心挂牌

2014610日下午,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平台共建会议。此次会议是为落实“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就创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的有关事宜进行的双边工作会议。该中心将主要从多民族文学角度考察、研究并推动中华多民族认同与凝聚的相关问题。

会议由“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汤晓青研究员主持,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和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做了讲话。出席会议的有协同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新建教授、中心办公室主任李菲博士以及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主任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中心主任王宪昭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刘大先副研究员和藏族文学研究室的意娜助理研究员。

会议就“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平台的共建意义、协同机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和核心协同单位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负责,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彝学院等机构协同共建。

二、在队伍建设方面,该平台将整合相关的现有资源协同发展,包括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等,联合发挥《民族文学研究》、《中外文化与文论》、《文化遗产研究》、《阿来研究》等期刊的学术优势,组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柯尔克孜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及《甘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等相关团队,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学术研究。

三、在学术交流方面,本平台注重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田野调研,力求在现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阐释,力争形成观点明确、思想前沿、对学术格局影响深远的标志性成果,同时注重面向高校和社会的学术传播,通过推进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发展,使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

四、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平台的高校单位将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等科研机构实行人员互聘,开展人才方面的联合培养。相关高校将聘请社科院专家任协同高校的研究生导师、选派青年教师到社科院进修访学,创造条件为联合培养的学生授予双学位。具体实施方案另行拟定。

五、智库建设方面,力争理论和现实相结合,针对多民族文学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提出决策建议报送国家相关部门,使知识生产服务于社会需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会议商议“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心”可先按照目前的框架启动,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完善。                                        

                                                                                                (邱硕供稿)

2011计划-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

2014611

 

 


[相关信息]
  简报第64期:牵头单位四川大学召开领导专题会议部署2011中心工作(2015/3/17 12:06:56)[4926]
  简报第43期:中心挂牌仪式在重庆文理学院举行(2014/11/8 17:02:57)[5028]
  简报第23期: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2014/11/7 9:14:49)[4946]
  简报第22期: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纪要(2014/11/7 9:09:49)[5324]
  简报第21期:中心成立大会会议简讯(2014/11/7 9:02:48)[4805]
  简报第20期:中心理事会预备会议纪要(2014/11/7 8:58:46)[5208]
  中心协作联络工作计划(2014/11/6 17:02:54)[7655]
  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简介(2014/11/6 16:56:44)[8826]
  简报第17期:中心第七次筹备会议纪要(2014/11/6 10:00:10)[4917]
  简报第16期:曹顺庆院长在协同创新中心第六次筹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2014/11/5 15:12:42)[4767]
[更多... ]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