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田野行走>>田野纪行 双击自动滚屏


跨境民族教育发展——以云南勐腊县南浪哈尼族为例

2014/11/9 13:41:40    储建兰  阅读4707次
 

跨境民族教育发展

——以云南勐腊县南浪哈尼族为例[1]

 

                                              储建兰

 

 

南浪村,一个99%以上的居民为阿卡的哈尼边境村落,紧邻老挝,现隶属于云南省勐腊县勐腊镇曼旦村委会。南浪村位于距离村委会14公里,距离镇、县城28公里的山区。

现从村委会曼旦进南浪村的路仍为土路,交通不便。2008年,南浪村通电,并有了移动信号,逐渐打开了与外界沟通的缺口。也是2008年,南浪小学被撤并,所有孩子都得到村委会或镇上的学校上学,路途遥远,极为不便。南浪小学从稳定开办到被撤不过短短20年的时间,虽然校舍简陋,但为当地孩子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的学习场所。

 

一、南浪村传统民间教育——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传统教育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南浪村哈尼族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前,他们的语言习得、生活习惯的形成、道德规范的铭记……都是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传统教育中完成的。

南浪村的孩子们在进入学校上学之前都只会讲本民族的语言——阿卡话,无文字使得语言成为南浪村传统民间教育的重要纽带。也因为哈尼族有语言无文字这一点,南浪村哈尼族的传统教育都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是长辈在特定的事件和场合下为孩子们进行言传身教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受到了关于生活常识、家族世系及伦理常识的教育。大概说来,南浪村日常的家庭生活、“嘎汤帕”、“啊普罗”[1]等节日仪式和婚丧嫁娶活动都为南浪村的孩子们提供了接受社区传统教育的机会,使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家的家族世系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明白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基本道德规范以及村寨里的规约。

 


[1] 此报告来源于2013年云南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此次暑期学校由云南大学、云南大学研究生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举办,于2013726——8 11日举办,主题为“全球化与人口流动”。

[2] “啊普罗”,南浪哈尼族的传统仪式(节日),主要进行封寨门、祭祀祖先、舂米粑粑、宴请宾客等活动。

 

(点击下载阅读:《跨境民族教育发展——以云南勐腊县南浪哈尼族为例》全文)

 


[相关信息]
  北京大学龚鹏程教授讲座:新时代的国学(2015/3/16 18:40:27)[4564]
  简报第53期:中心学者主持“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圆桌专题(2015/3/16 16:00:16)[4242]
  “民族事务与民族政策——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报告会在四川大学举行(2015/2/15 11:22:02)[4262]
  童乐纳西:2014文化行者青年计划工作报告(2014/11/8 18:14:42)[4433]
  冯宪光:要在多民族格局中复兴中华文化(2014/11/8 11:32:08)[4130]
  简报第34期:中国多民族母语文学研讨会在西昌举办(2014/11/8 10:07:57)[4425]
  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像(2014/11/6 17:33:50)[4826]
  “民族团结与区域自治”研究平台培育方案(草案)(2014/11/6 16:39:36)[4138]
  “青川藏族口传文化汇典”简介(2014/11/6 16:21:15)[4513]
  汤晓青:地方民俗文化精英对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2014/11/5 14:06:34)[4096]
[更多... ]



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网站内容 [管理入口]